家乡的猪血丸子
2009-02-05 阅读次数: 字数: 0 来源:家乡的猪血丸子
本报见习记者 易立权
在报社当记者的我,今年春节回到湖南邵阳老家过年。临走时,母亲让我带点家乡特产——猪血丸子。
猪血丸子是椭圆形的,像大号的鹅蛋,黑乎乎的,是湖南特有的腊制品,每当我吃着猪血丸子,仿佛还坐在老家的大木桌上和家人一起吃饭一样,那种味道一直带在身边。
缺肉季节的“解馋菜”
猪血丸子的来历是一个历史传说。相传,杨家将杨六郎入狱后,杨排风每次去牢中给六郎送饭,都被狱卒吃了。于是杨排风想出了一个主意,用一种植物和猪血混合糯米蒸煮成一锅饭,颜色如同黑炭,由于黑乎乎的,这次送的饭狱卒没敢吃,终于送到了六郎手中。这个故事在当地流传开来,而猪血丸子也被当成了传统食品继承了下来。
但是在我的印象中,猪血丸子既是过年喝甜酒时下酒的上等菜,也是缺肉季节的“解馋菜”。说它是缺肉季节的“解馋菜”,是因为在过年时,乡下人家一般都会杀猪,那时肉很多,一时吃不完,所以会选上好的五花肉剁碎了做猪血丸子,一熏就是七八十个,那东西熏干了很耐收藏,保存妥当,放上一年都可以吃。
等到来年开春播种,夏季到来,家里的肉制品都吃得差不多了的时候,耐藏的猪血丸子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解馋”的一道好荤菜。母亲会把茶油在锅里熬熟,猪血丸子煮好切成薄片,在油里略微一炸,放上两把切成长片的辣椒,就是一道香喷喷的好菜。
猪血丸子做工很讲究
要做出上好的猪血丸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选料要好。每次做猪血丸子,母亲都是精选自己种的上好黄豆,磨出鲜嫩的豆腐。豆腐老了,或者有烧锅味道都不行。豆腐做好之后,就要把它放入纱布做成的包袱里把水滤干。
其次就是选肉。要选上好的五花肉,太瘦熏干后吃起来口感会很粗糙,太肥则腻。再就是橘皮,一般是早早准备好橘皮晒干了洗尽,然后剁成碎末,和剁碎的肉一起和在豆腐里。
其三便是新鲜的猪血,一般是刚宰的猪,趁血还没变硬就和在豆腐里,与肉、橘皮一起搅匀。搅匀之后还有一道工序是舂,这里有个特殊的工具——木舂,一般是椿木做的,一段一米来长的椿木,下端宽,上面做个把手。母亲就拿着这个东西把木桶里面的尚未熏烤的猪血丸子舂上成百上千次。这道工序决不能偷工减料,一定要把猪血丸子的豆腐、肉、猪血、橘皮捣熟捣透了,这样做出来的猪血丸子才又鲜嫩又有弹性又有嚼头,所以这道工序很累人。
这次回家过年,这个辛苦活我包了,现在手还是酸的。舂完后,洗净手帮母亲做猪血丸子时才知道大冬天,做那个东西冰冷刺骨的感觉。
做好之后就是熏了,这道工序也很讲究,一般来说,用文火熏出来的猪血丸子是最棒的。火太猛,猪血丸子就会开裂,太小则难干。倘若用煤火或者机器快速烘干则全无柴火熏干的那种特有的味道。
母亲用的是油茶壳子、谷壳和甘蔗渣熏的,烟不大,火也不猛,持久,熏出来的猪血丸子果然别有一番风味。
我把剩下的两个猪血丸子用塑料袋封装好,放在柜子的一角,想家的时候,我会打开来看一看,闻一闻,家乡的味道就都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