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多个品牌婴幼儿奶粉不合格

2008-09-17 阅读次数: 字数: 0 来源:

质检总局:伊利、蒙牛、光明、圣元、雅士利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

多个品牌婴幼儿奶粉不合格

据央视新闻联播消息  16日,质检总局通报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伊利、蒙牛、光明、圣元、雅士利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 现将抽样不合格、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企业公布如下:三鹿、 熊猫、 圣元 、古城、英雄、惠民、 蒙牛、可淇、  广东雅士利 、南山倍益、 黑龙江齐宁、 山西雅士利 、 深圳金必士、 施恩、金鼎、伊利 、 烟台澳美多、 爱克丁、 御宝 、磊磊、 宝安力、 聪而壮。
    逮捕4人,刑事拘留22人
  据新华社石家庄9月16日电(记者董智永)   在16日上午举行的河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史贵中就“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工作调查侦查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又有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7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截至目前,警方已经依法对26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其中逮捕4人,刑事拘留22人。
  15日晚上被依法逮捕的犯罪嫌疑人马某,男,40岁,汉族,河北省鹿泉市开发区南新城村人,在南新城村奶牛养殖小区开办一家挤奶厅,妻子负责收奶,大儿子负责往三鹿集团送奶,另外雇佣两名工人负责清洗机器、打扫卫生。这个挤奶厅每天大约有400头奶牛在这里挤奶,一天能挤出3吨多牛奶。据警方侦查,从2007年11月开始,马某为非法牟利,先后购买了200公斤左右含有三聚氰胺成分的非食用化学物质,分多次掺杂在收购来的鲜奶中,销售给三鹿集团。具体的手法就是先用水将含有三聚氰胺的化学物质搅拌稀释,然后掺加入牛奶。警方从马某家里提取了剩下的含有三聚氰胺的化学物质约15公斤。
  15日被捕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赵某,男,43岁,汉族,原籍河北省晋州市,现住石家庄市桥西区某公寓,是鹿泉市大河镇某奶牛养殖公司经理。警方侦查查明:自今年4月以来,赵某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先后购买三聚氰胺4袋,每袋20公斤,380元一袋,多次掺杂在该公司生产的牛奶中,销售给三鹿集团。
  在接受警方讯问时赵某供述,今年四五月间,他听人说往牛奶里掺加三聚氰胺可以增加牛奶蛋白质的检测指标,而后就买了4袋,交给工人往牛奶里掺加。在接受讯问时,赵某说:“因为我养有100多头新西兰奶牛,这种牛奶有异味,三鹿奶厂不收,听别人说加这种东西(三聚氰胺)可以去除异味,而且还可以增加奶里蛋白质含量。”
各地紧急救治确诊婴幼儿
   据央视新闻联播消息: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天联合召开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医疗救治电视电话工作会议。
  在会议上,卫生部提出下一步将开展大规模的筛查和诊疗工作。要求各地医疗机构立即制定应急预案。对辖区内儿科、肾内科专业医护人员和B超等检查设备进行集中调配,避免出现排队检查的情况。
  由于饮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人群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和乡村边远地区,卫生部组织专业人员下到各地医疗机构协助排查。
  在诊断过程中,专家要求,密切关注近一年来有三鹿牌奶粉三到六个月喂养史,有相应临床症状的患儿。目前,国务院联合调查组正在对这一安全事故进行深入调查。
  河北省指定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和设区市级以上的妇幼保健院作为收治定点医疗机构,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门科室,用最好的设备对有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食用史的婴幼儿进行检查,对确诊患儿全部实行免费治疗。目前,河北省已确诊861名患儿,住院治疗61人,没有重症病例。
   在辽宁、湖北、云南、广东等地,各大医院优化就诊流程,增设专门诊室,设立专家咨询台,解惑答疑。患儿较多的甘肃、江苏、安徽等地还在医院开设绿色通道,为来体检的婴幼儿优先作B超、CT等项目的检查,发现患病立即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