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高坪
2008-07-28 阅读次数: 字数: 0 来源:活力高坪
赵升华
今年以来,高坪区委、区政府坚持“两个宁可”,全力改善民生,采取“加压激活”,激发干部热情,全区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两个宁可” 引领民生改善
“宁可放缓发展速度、宁可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也要保证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条件。”7月27日,高坪区委主要领导介绍说,“这两年,我们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全力改善民生,全区广大干部躬身基层听民音,察民情,解民忧,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惠民工程,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叭叭叭……”一阵阵鞭炮声伴着阵阵鼓乐声和着阵阵掌声,祖师庙社区热闹非凡。7月25日,该社区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3000余名群众欢迎来自区委办、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区人事局等9个单位的318名机关干部入社区,帮扶(联系)3180户居民。
“我们这个偏远山村,全靠区、乡干部的支持与关怀,使我们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7月24日,笔者前往浸水乡走马岭村采访,数十名群众拉着笔者的手,说起帮扶他们的干部,大家踊跃发言。
今年2月28日以来,高坪区在农村普遍开展了“乡干部要下乡,公仆要尽责”为主要内容的富民强村活动,采取行之有效举措,3000名干部到农村去,发展产业富百姓,改善民生解疾苦,切实破解了新时期乡干部“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加压激活” 激发干部热情
“高坪现在每个干部肩上有担子,人人脸上洋溢着活力。”7月26日,高坪区目标办一干部对笔者说。高坪在激发和调动干部积极性方面,弘扬“开会+不落实=O,布置工作+不检查=O,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作风整顿,着力整治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干部的廉政教育和8小时外的监管。深化制度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促进执行力不断提高,涌现出了屈国礼、唐志敢、王琼琳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坚持政务公开,简化审批程序,严查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积极推进管钱、管物、管人领域的改革,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杜绝暗箱操作……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家荣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该区将责任压力明确到县级干部,县级干部按各自分工分解到有关部门和乡镇,接下来再由单位延伸到一般干部,形成了压力传导、区乡联动、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
“又好又快发展就是硬道理”
“千条理万条理,加快高坪又好又快发展就是硬道理,必须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打好‘四大中心’建设总体仗。”7月23日,正在高坪区航空港工业集中区落实招商引资事宜的高坪区委主要领导谈起高坪发展时信心十足。
“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43亿元,同比增长32.3%;入库税金4702万元,同比增长10%,是2005年全年的两倍多。”高坪区委副书记廖先民介绍说,今年以来,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克服持续降雨、地震灾害和炸药、柴油供应不足等诸多困难,抢晴天、战雨天,完成投资1.5亿元,园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为潮州三环、四川国栋等项目提供工业用地2200亩;招引四川景达、升源电子等6户开工企业完成投资2.37亿元。1至6月,全区新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到位资金13.8亿元……
7月27日,烈日当空,艳阳高照,笔者驱车行进在国道318线南长路上,但见公路两旁精心打造的南长线万亩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带上,青莲镇花卉基地及白山沟村“凌云山的会客厅”新村,老君镇蔬菜基地,长乐镇特色农业示范片,东观葡萄、干果、渔业基地,会龙镇、南江乡猪、酒、蚕循环示范带扯人眼球,让人目不暇接。
全区农业经济不断上档升级,全区新增加农业投入1200万元,突出打好竹木、柑桔“两张牌”:新栽杨树500万株,建成了龙门铁钱坝红叶杨核心示范基地、南前线优质柑桔示范基地和胜观、斑竹等乡镇10万亩竹业基地。